刘教授在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提出的过程、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关系、中国梦展示的世界形象、中国梦对国家、民族、个人的意义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路径。他指出,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,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,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,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,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,习近平主席指出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,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;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,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;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,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,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。
刘教授认为,“中国梦”这一战略思想具有新意。在时间方面提出比较迅速,同时反映了政治话语的转型,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,更强调社会民生色彩;其传播方式体现了“上”“下”互动,既有中央层面的权威定义,也鼓励社会民众结合实际抒发个人梦想,以此来获取最广泛的认同;此外,“中国梦”的概念语言简练、通俗易懂,不仅适应国人需求,也能为外国人所理解。
讲座中,刘教授阐述了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,并揭示了中国梦向世界的昭示。他提出,中国梦是和平之梦、和谐之梦,不仅造福中国人民,也造福世界人民,能够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机遇,有利于推动世界持久和平、共同繁荣。 刘教授认为,中国梦强调国家、民族和个人三者的共同利益,这是由我国历史和国情决定的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,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,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。
讲座接近尾声时,刘力永教授从宏观角度对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见解。他认为,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;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,全面促进资源节约;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,使党经受住执政考验、改革开放考验、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。
(供稿:宣传部)